主營:柑橘及各類水果、花卉良種選育、苗木推廣

高新農業產業開發/花海景區設計與投資運營/果品及農資產銷

24小時全國服務熱線

07367897678

果業信息

Fruit industry

德慶柑桔樹一年搖下30億元———“德慶經驗”實地調查報告

  • 發布時間:2019-02-21
  • 發布者: 本站
  • 來源: 原創
  • 閱讀量:

廣東德慶創新助農增收方式,政府為柑桔產業打品牌、拓市場、給技術、幫融資、送服務……品牌響市場大,德慶柑桔產多少賣多少,農民收入快速增長。

  8月21日,記者走在廣東德慶縣官圩鎮紅中村的山坡上,一片貢柑樹林映入眼簾,枝條掛滿乒乓球大小的貢柑。果園主人馮金楊說:“這10畝貢柑,今年預計收入近30萬元。”

  馮金楊2001年開始種柑桔,現種植柑桔150畝。他從靠種水稻維持生計的貧困農戶,變成了擁有資產數百萬元的農村致富帶頭人,是德慶縣30萬農民靠柑桔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縮影。

  德慶縣農業局局長戴炳垣說:“2011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013元,成為廣東省非珠三角地區農民純收入破萬元的山區縣。”

  2012年德慶縣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2665元,增長17%。僅柑桔一項人均收入6969元,占人均純收入比重55%。2003年農民在縣農信社提取2000萬元現金過年,今年春節縣農信社和郵政儲蓄增加農民存款5.6億元。

  德慶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富農為根本,創新政府服務方式,為農民增收探索了一條新路子。

  1、助農增收·定主導產業

  排眾議,選柑桔做主產

  經驗一:縣委、縣政府從實際出發,認清和發揮地區優勢,原產地產品德慶貢柑和沙糖桔為主導產業,使分散經營的農產品(8.74, -0.04, -0.46%)產業化,柑桔種植農戶覆蓋面達95%,成為農民穩定的主要收入來源。

  德慶縣是典型的山區縣,“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縣2012年戶籍人口38.41萬人,其中農民30萬人。

  德慶縣委農村辦主任、農業局黨組副書記李權說:“長期以來,德慶農民靠種水稻為生,農村經濟積貧積弱。30萬農民富不起來,德慶奔小康是一句空話。”

  德慶土壤富含有機質,晝夜溫差大,得天獨厚環境孕育的德慶貢柑,有1300多年種植歷史。

  貢柑皮薄核少、爽口無渣,沙糖桔皮薄肉脆、清甜可口。李權說:“德慶柑桔成熟采摘期,是從當年11月底到次年2月,正好是元旦、春節前后,不用保鮮。”因為成熟期在冬天,貢柑容易開裂,裂果達70%,而裂果不能吃。直到1980年代,才逐步解決裂果難題,德慶農民開始小面積種植貢柑。

  “2002年柑桔還不是縣里的主導產業。”李權說,當時貢柑賤賣1元1斤,而農民種植的非德慶原產地水果,如龍眼、芒果等,賣到3元1斤。

  德慶縣委、縣政府決定從2003年起開展新農村建設,并形成共識:“不搞形式主義,不盲目攀比,核心是要讓農民率先富裕起來。”實踐證明,必須重新選擇能讓農民收入大幅增加的主導產業。

  選擇水果種植業為主導產業,縣領導班子成員沒有異議,但選擇售價1元/斤的貢柑,還是選擇售價3元/斤的龍眼、芒果,大家看法不同。

  有人說:“首選市場熱銷、售價高的龍眼、芒果。售價高,農民收入才能增加。”

  時任德慶縣長的譚培安見解獨到:“現在售價高的水果,未來價格很難大幅上漲,發展空間小,選為主導產業,潛在風險很大。而且,現在售價高、效益好,農民容易一哄而上,盲目種植,導致價格大跌。”他主張選德慶貢柑為主導產業,因為貢柑是德慶原產地優勢產品,雖然目前價格偏低,但未來增值空間大,風險小。

  貢柑屬于典型的傳統農業,有人擔心發展傳統農業沒有前景,勞民傷財。

  譚培安說:“具有獨特優勢的傳統農業,尤其是原產地產品,只要把優勢和亮點挖掘出來,市場潛力有了。制約貢柑發展的難題,政府完全有能力解決。”于是,德慶縣委、縣政府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認清和發揮地區優勢,選擇德慶貢柑和沙糖桔為主導產業,做出了讓30萬農民實現收入快速大幅增長的正確決策。

  德慶縣委書記梁為東說:“從2003年開始,縣委、縣政府多屆班子連續10年,創新服務,實干惠民,培植主導產業柑桔,突出解決制約貢柑發展的難題,為農民種好種大‘搖錢樹’。進行主導產業政策引導,把分散的農民凝聚起來,形成社會化大生產,使千家萬戶經營的農產品產業化,壯大農村經濟,實現農民富裕。”

  全縣柑桔種植面積由2002年的5萬畝,發展到了2012年的30萬畝,農戶覆蓋面達95%,成為農民穩定的主要收入來源。

  2012年柑桔總收入達30億元,柑桔樹真正成了農民的“搖錢樹”。

  “這30億元實實在在地進了農民的腰包。”梁為東自豪地說。

  記者在德慶街頭看到,當地種植的龍眼正上市,售價1斤6元,是2003年的2倍。而2012年德慶貢柑田頭收購價超過5元/斤,是2003年的5倍。

  2.助農增收·拓品牌市場

  投千萬,全國打響柑桔“德慶牌”

  經驗二:政府的主要任務是解決農戶無力解決,而又迫切需要解決的品牌和市場難題,縣委書記到北京開新聞發布會賣柑桔,政府到全國各地辦柑桔推介會,打響了“德慶牌”,柑桔產多少賣多少,農民收入普遍快速增長。

  “農產品只有賣出去了,農民才有收入,才能實現收入增長。”2003年11月,譚培安帶領一班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新聞發布會,著手開拓德慶貢柑的全國市場。2005年10月,他任德慶縣委書記,直至2008年調離,連續6年在北京開新聞發布會推銷德慶柑桔,被稱為“賣柑書記”。

  發展和壯大主導產業的傳統做法,是訂計劃、下指標,強迫農民種植,一旦出現價格低、銷售難的問題時,政府往往束手無策。

  “這種計劃經濟慣用的行政命令方式,不適合市場經濟。”譚培安說,要把農產品的經營權交還給農民,“政府要轉變思路和職能,政府的主要任務是解決農民迫切需要解決,而其自身又無力解決的難題。”

  農民的柑桔沒有品牌,而打開全國市場需要響亮品牌。德慶縣委、縣政府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柑桔品牌。2006年12月6日,譚培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擺擂臺,舉辦“首屆中國品牌水果擂臺賽”,德慶貢柑接受全國各地柑桔的挑戰。經過一個月的交鋒,德慶貢柑贏得“中國柑王”稱號,一舉成為國內知名的農業品牌。此后,德慶柑桔相繼獲得“中華名果”、“中國桔王”等稱號,德慶縣也被評為“中國貢柑之鄉”,確立了德慶貢柑、沙糖桔在全國柑桔產業中的領先地位。

  戴炳垣說:“從2003年到今年,縣政府從薄弱的財政中擠出1180萬元,在全國各地舉辦柑桔推介會。農民柑桔不愁賣,產多少能賣多少,農民從沒有遇到因為市場價格問題導致種柑桔虧損的情況。”他介紹,全縣建立了3個大型柑桔專賣市場、30多個果業公司和500多個加工場,形成長達30多公里的柑桔加工走廊,有1500名持證上崗的銷售中介人員,在全國30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銷售網點。

  德慶縣官圩鎮官圩村50歲的梁金華,2001年開始在自留山上種沙糖桔。“怕賣不掉,只種了10畝。”2003年開始摘果,那時市場信息不靈,沒有品牌,只賣1.7元/斤,當時已經算是高價。

  “2012年不同了,官圩鎮大街上和公路邊連綿十幾里,擠滿了柑桔收購點,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購商扎成堆。”8月22日,梁金華告訴記者,果農再也不需要到外地市場單打獨斗地推銷了,政府把銷售市場做好了,果農都是在田頭賣果。“2012年我的沙糖桔田頭收購價平均3元/斤,價格比別人的高兩三毛錢,5萬斤沙糖桔賣了15萬元。我賣的價高,是因為我了解市場信息,市場在我家門口。”

  品牌全國叫得響,大規模種植柑桔的農村專業合作社收益更大。高良鎮騰龍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有200多戶社員,2012年生產、銷售900萬斤柑桔。合作社負責人歐偉說:“以前沒有品牌時,單個跑市場風險很大。一車柑桔拉到外省,不知是虧還是賺,因為沒有知名度,沒人買,價錢低,經常虧得連包裝費都拿不回來。政府把品牌做大,全國的收購商上門收購,我們的收入穩定。”

  “1999年我僅種柑桔30畝,銷路通暢后,種植面積擴大到了300畝。”歐偉說。

  戴炳垣說:“全縣的果農都受益于政府部門創新服務開拓的全國大市場,農產品產業化,賣得掉、賣得好,收入普遍快速增長。”

  3.助農增收·給技術支持

  靠科技,柑桔平均畝產翻一番

  經驗三:政府從對產業的單項服務,轉變為建立主導產業的科技保障體系,以工業化的手段經營農業經濟,對德慶柑桔實行標準化種植,柑桔質好量多,農民才能實現收入增長。

  地里挖不出金疙瘩。德慶縣長朱宜華說:“這話對,也不對。德慶是山區,30萬農民的出路還是在地里,問題是看地里種什么?早在2006年,當時的縣委、縣政府負責人提出:德慶農民畝產萬元產值不是夢。”

  這個夢想很快實現,創造奇跡的是科技示范戶李德清。他2001年開始在水田里種貢柑樹,2008年8畝貢柑大豐收,縣農業局工作人員現場摘果過秤,畝產1.5萬斤,每斤3元,他一畝地的產值4.5萬元。8月22日,李德清對記者說:“按科學方法施肥,才能種出高產貢柑樹。高產還要高質量,才有高收入。除去成本,我8畝貢柑凈賺30萬元。”

  “任由農民分散式種植和經營,很難保證產品質量,品牌也難以持久。政府要提供科技保障體系服務,確保農民種植的柑桔質量好,農民才能實現收入增長。”朱宜華說。縣政府以戰略眼光經營主導產業,從對產業的單項服務,轉變為建立主導產業的科技保障體系,以工業化的手段經營農業經濟,對德慶柑桔實行標準化種植。

  德慶制定了個《貢柑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縣農業局在農民中推廣柑桔種植標準化生產,2008年以來共投入1000多萬元,創建了146個柑桔標準化應用示范基地,推廣應用健康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炭疽病綜合防控、病蟲害生物防治等柑桔標準化生產新技術。

  8月22日,在馬圩鎮百州村山腳下的優質柑桔標準生產示范園,記者看到,100畝貢柑樹、20畝沙糖桔樹,都高達三四米,每棵樹都用多根竹竿支撐,否則枝條會被果實壓斷。

  “掛果這么密密麻麻,畝產有8000斤。”副鎮長徐曉云說:“你能看出這片柑桔樹曾遭受嚴重的炭疽病嗎?”2007年,這片柑桔樹遭炭疽病襲擊,一夜之間樹葉掉光、枝條發枯。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迅速讓果農董水清給所有柑桔樹截枝,只留下1米高的樹干,打藥殺菌。當年柑桔絕收,損失百萬余元。但如果不截枝,這片柑桔樹將全部死掉。第二年,這片柑桔樹恢復生機,碩果累累。

  柑桔樹鋪滿細小的塑料水管,徐曉云說,滴灌技術管理精準,農藥和化肥混合在水中,每年每畝柑桔節約勞動力、水、肥等成本400多元。

  “這片柑桔樹林是按測土配方施肥的新技術管理的。”李權說,今年2月20日,縣土壤肥料站對這片柑桔樹的土壤檢測后,發現有機質偏低,速效鉀偏高,建議董水清多施有機肥,上半年施高氮復合肥,下半年施高鉀復合肥,每畝用50公斤石灰調節酸堿度。“董水清按照科學建議施肥,柑桔樹才長得這么好。”

  據悉,全縣15.5萬畝柑桔運用了測土配方施肥新技術,2012年節約的肥料和增加的產量,合計增加產值7925萬元。

  德慶縣技術信息小組通過手機短信、電臺廣播等,每天免費向農民提供實時實用技術信息,幫助農民按照統一的科學標準化方法種植柑桔。標準化種植讓全縣柑桔平均產量,由前幾年畝產二三千斤,提高到現在的五六千斤。

  4.助農增收·送創新服務

  出新政,貸款貼息扶持種柑桔

  經驗四:政府轉變觀念,圍繞柑桔主導產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農資、信貸等突出問題,創新地為農民提供切合實際的社會公共服務,為主導產業的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而帶動農民致富。

  “政府服務主導產業發展,是創新政府服務的落腳點。”德慶縣委常委、分管農業的縣政府黨組成員張楨說,“德慶縣政府轉變觀念,圍繞柑桔主導產業迫切需要解決的農資、信貸等突出問題,創新地為農民提供符合農村實際的社會公共服務,為主導產業的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而帶動農民致富。”

  農資流通中間環節多,價高質次,偽劣假冒化肥農藥坑農,是影響德慶柑桔種植的突出問題。縣政府精心策劃,2006年3月,由德慶縣柑桔協會發起,協會會員入股,組建德慶縣農資配送公司。曾任縣柑桔協會會長的甘二聰說:“農資配送公司不以營利為目的,直接從品牌好、信譽高的廠家進貨,平價賣給農民。”配送的農資比市場價平均便宜7%以上,全縣配送網點400多家,2012年為農民節省農資費用2800萬元。

  縣農業局黨組成員李柄華說:“縣政府為確保柑桔優質高產,禁賣高毒、高殘留的化肥農藥,引導果農種植無公害柑桔。在柑桔集中施肥季節,縣、鄉鎮的農技人員每天坐鎮農資配送門店,指導農戶科學用肥用藥,多施農家肥,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每年讓農民減少用肥用藥成本500萬元以上。”

 8月23日,在新圩鎮格木村的山坡上,52歲的果農聶樹標告訴記者:“我買雞糞和花生麩來施肥,這對果樹的根系好,柑桔更紅、更甜。”今年1月10日,北京客商岳同旺以每斤高出5角錢的價格,摘果4萬斤。聶樹標說,“30畝柑桔施農家肥,只比施化肥多花2000多元,但柑桔質量好,多賣了五六萬元。去年,我柑桔純收入30萬元。”

  種柑桔3年才能結果,果農缺資金,貸款難也是突出問題。縣政府創新服務方式,給予農民貸款貼息,讓農民順利獲得種植柑桔的啟動資金,走上致富路。

  官圩鎮金林村的談海彬,1999年開始種14畝柑桔,當時每畝柑桔需要投入3000元,他第二年沒錢買化肥和農藥了。“我妹夫給我擔保,不用抵押,從縣農信社貸款2萬元。”2004年,他賣柑桔凈賺10多萬元,順利還清了貸款。2006年,他用賣柑桔積攢的30多萬元,在村里蓋起了400平方米的3層半小洋樓。2010年11月,他和朋友合伙開了柑桔代辦收購、包裝加工廠,總投資60萬元。這次,他從縣農信社貸款30萬元。“我2年收回投資,還凈賺了20萬元。縣農信社貸款讓我脫貧致富,過上小康幸福生活。”



================================================================================================================
  湖南聯系地址:常德市萬達廣場寫字樓A座5-13
  聯系人:張云鵬13875072222
      張雅倩13875079123
      張雅倩13762651988
      周賓13875123114
      黃艷13907429555
      陳蕾17872770579
      高荷15886659165
=======================================================================================

??????我公司每年都會第一時間引進新優良種進行中試,選擇最有價值的品種再進行推廣。 老客戶購苗特別優惠外,還可享受免費獲得新品種試種,具體請關注樹人公司官方網站:www.www.njxxedu.cn 微信公眾號:樹人農林科技。

07367897678

二維碼

dota2大力菠菜网|靠谱的体育菠菜APP|菠菜导航网投联盟
湖南湘佳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山東遠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碧溪有機農業有限公司 杭州中果食品有限公司 日照金果糧油有限公司 藍天視野(北京)農業技術有限公司 貴州五福坊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食味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地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