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地址:湖南省常德市萬達廣場寫字樓A座5-13
聯系人:張雅倩 13875079123
13762651988
黃 艷 13907429555
陳 蕾 17872770579
周 賓 13875123114
高 荷 15886659165
聯系人:張云鵬 13350153888
一、種植前的準備工作
1、果園的設計規劃
根據果園面積大小,地勢走向等因素對果園內道路、排灌系統、水池、糞池等作好規劃。一般種植用地約占果園總面積的95%,其他用地占5%。
2、土壤選擇要求
選擇土壤結構良好,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比較肥沃,PH值5.5—6.5的土壤建園。選擇建園的山地、丘陵地坡度應在25°以下;平地、水田要求地下水位在0.5m以下,排灌方便。(注:新建果園與有黃龍病樹的柑橘果園直線距離最好在1000m以上。)
3、建園
(1)山地、丘陵建園
①筑梯地挖穴種植。按等高線筑好梯地,梯地畦面寬250m以上。按株行距要求挖種植穴,種植穴寬80—100cm,深50—60cm.
②施足基肥。種植穴挖好后,在定植前2—3個月,分層放入肥料:底層放入新鮮綠肥20—30kg,撒石灰0.5kg。然后填表層泥土;中層放入經堆漚的半腐熟雜草堆肥30—50kg,撒石灰0.3kg,然后再填一層泥土;最上一層填入內含花生枯0.5—1.0kg和過磷酸鈣0.5kg,填土做成土墩,土墩高出地面20cm,使填土沉實后與畦面平齊。
③設置排灌系統。山地在果園上方挖環山排洪溝,切斷洪水徑流,防止山上洪水沖入果園。環山排溝溝深、寬分別不少于50cm。在梯地縱向道路兩側開設深、寬分別為30cm的排水溝,坡度較大的每相隔20—30m建一個消力池,降低雨水沖刷力。梯地內側挖深、寬各20cm的“竹節溝”。在果園高處建蓄水池,并配置提水設備和灌溉管道。
(2)平地、水田建園
①整地起畦筑墩。先將平地、水田表土層翻耕風化,然后平整,起畦和筑墩,地下水位在80cm以下的起畦種植,地下水位在50cm—80cm以下的則筑高墩種植。土墩寬80—100cm,高30—40cm,以后逐年假大土墩,形成大的樹盤。
②修筑三級排灌系統。在果園內修筑畦溝、環園溝、排水溝三級排灌渠道。畦溝寬40cm,深50cm,可采用深淺溝相間的形式;在果園內挖環園溝,環園溝寬70cm,深80cm;在果園內挖排水溝,溝寬80cm,深100cm,排水溝數量按果園大小和排水量多少設定。
4、栽植要點
(1)栽植時期:以春、秋兩季為最宜。春季以2—3月底,秋季以9月底至11月初為宜,冬季有凍害的地區最好是春栽為佳。廣西桂林、云南玉溪等地雨季栽苗成活率高,在苗木春梢轉綠的5-6月定植,當年可抽發3次梢,冠幅在80厘米以上。
(2)栽植密度:不同品種,其種植密度也不盡相同。
溫州蜜橘類,建議采用計劃密植。平地、水田:3米(行距)×2米(株距)或3米(行距)×1.5米(株距)。丘陵、高梯地:若梯面寬平均3米,可采用帶狀栽培。株距1米—1.5米。畝植148—222株,再逐年間伐。
雜柑、臍橙類、柚類等品種,建議株行距為3米(行距)×2米(株距)或4米(行距)×2米(株距)。
(3) 定植方法:將苗木多余的枝梢、殘根、過長根等剪除,苗木直立放入穴內。根須自然分布舒展。回填細泥土,輕輕踩實,用手輕輕往上提,讓根系與泥土緊密接觸,嫁接口一定要露出土外,再回填細土,澆足定根水,用稻草覆蓋樹盤保濕增濕。15天后再澆水一次。
二、柑橘幼樹肥水管理
1、柑橘幼樹施肥管理
(1)施肥目的
加速枝梢的生長,增加分枝量,促進樹冠迅速擴大,同時促進根系擴展,擴大營養面積,盡快結束幼年期。
(2)施肥原則
以氮肥為主,增施有機肥,輔施磷鉀肥,配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在柑橘生長季節施用,土溫低于12℃不施肥,易受凍害地區秋梢后應停止施肥,以免抽發冬梢;有機肥要施足,宜在冬季施入。建議采用環狀開溝、滴灌等方式施肥,配合葉面噴施。
(3)施肥方法
第一年:勤施薄施,少量多餐。
第二年:施肥量適度增大,并減少施肥次數,增加磷、鉀肥用量,抽梢前半月左右施攻梢肥。
第三年:根據樹體的具體情況調整施肥,樹勢弱的繼續以氮肥為主,樹勢強的要減少氮肥的施用量。施肥的次數接近成年樹,施肥量比成年樹稍少一些。
(4)注意事項
幼樹定植后20~30天才開始施肥,避免著急施肥而傷害根系(柑橘幼樹出稍前不用追肥,第一次出稍時,每株可按照30g的高氮肥施肥;第一年的施肥量,根據樹勢,單株每次不超過50g氮肥)。
梢期葉面噴施磷鉀源庫800倍液可促進新梢的老熟,補充樹體養分,有助于二次放梢。
幼樹出現生理性黃化時,及時查明原因,注意檢查根系情況,可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300倍液2~3次,加以矯正。
2、柑橘幼樹水分管理
(1)管理原則
幼樹不耐旱,也不耐澇,一般應掌握春灌、夏排、秋控、冬季適量的原則。
(2)判斷方法
觀察柑橘樹:下午柑橘樹葉卷起,傍晚或第二天早上又舒展開,必須馬上灌水。
觀察土壤濕度:取土層下20公分深的土壤,捏土成團,手松開而土散,須灌水。
(3)注意事項
①灌水量:適宜的灌水量,應在一次灌溉中使柑橘根系分布的土壤濕度達到最又利于柑橘生長發育的程度,即相當于土壤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
②排水:雨季注意排水,以免影響柑橘根部活動,阻礙柑橘生長。可行間挖排水溝排水,排水溝深80cm,上底寬60cm,下底寬40cm,讓地表水和滲透水流入排水溝,經排溝出園。對個別定植穴積水現象,埋入PVC管,將底部積水引走。
三、幼樹樹體管理
離地面35厘米定主桿,按一桿三枝原則培養樹形,在各主枝上培養3個側枝。抹去砧木芽和嫁接口5公斤內的芽,一年的幼樹,必須及早把花蕾摘除。在各個季節,隨時剪除枯枝,病蟲枝并燒毀,減少病源、蟲源。
1、注重抹芽控梢。
主要對夏梢和秋梢,每次放梢對頂芽進行抹芽1-2次,去除頂端優勢,讓下部芽先抽發,植株新芽整齊。這能統一促放新梢,方便病蟲害防控,又能盡快形成豐產樹冠。
2、合理安排放梢次數。
一般2-3月份春植,當年可放3-4批枝梢(春梢、兩次夏梢、秋梢)。為了讓第三年柑樹進入投產,第二年既要形成豐產樹冠,也要促放一批(每株70條以上)質量高且老熟的秋梢。因此,水肥管理得當,第二年可放4批梢;若管理技術和果園條件較差,則放3批梢即可。
3、適當拉線整形。
樹冠開張,水平根系多,果樹能轉入生殖生長,容易開花,盡早進入投產期。有些品種(如貢柑和椪柑)分枝角度小,樹冠比較直立不開張,植株開花較難。種后0.5-1.5年,對枝梢拉線,在幾條主分枝周邊,用小竹片等固定拉線,讓分枝角度成40-50度,固定10多天或枝梢老熟后再放線。個別開張品種如溫州蜜柑,則應在中間豎桿,往上拉線,減少分支角度。
四、柑橘幼樹病蟲害防治
柑橘幼樹病蟲害防治主要工作是保梢工作,抓好潛葉蛾、象甲、粉虱、木虱、蚜蟲、紅蜘蛛等蟲害以及炭疽病、瘡痂病、潰瘍病等病害的防治。
主要蟲害有紅蜘蛛,潛葉蛾,柑橘木虱,及斜紋夜蛾、鳳蝶和蚜蟲等食葉害蟲。主要病害有柑橘黃龍病、炭疽病、潰瘍病、瘡痂病和褐斑病等。
潛葉蛾、柑橘木虱,現在可選用毒死蜱+阿維菌素,或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或甲維鹽+吡蟲啉,或辛硫磷+阿維菌素。
紅蜘蛛,可選用乙螨唑+阿維菌素,或螺螨酯+阿維菌素等。
炭疽病,早期選用代森錳鋅,或苯醚甲環唑,或苯甲·嘧菌酯,或甲基托布津。
褐斑病,可選用代森錳鋅+咪鮮胺,或苯甲·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或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等。
潰瘍病,可選用春雷·王銅,或氫氧化銅,或春雷霉素+鏈霉素等。
五、幼樹土壤管理
1、保持水土
幼齡果園,果園覆蓋率低,須要利用行間,防止水土流失,注意養護好梯壁的草。
2、深翻擴穴
對于采用挖穴栽植的幼齡果園,改土面積僅占全園面積的十分之一,需定植后逐年深翻擴穴,改良全園土壤結構,三年內將全園土壤深翻改土一次。擴穴應避開伏旱季節,以免加重旱情。
3、增厚土層
對行間土層厚度不足40公分的果園,特別是露根的,要進行培土來增厚土層。但若培土過深,則要把土挖開,露出嫁接口,以免感染腳腐病。
4、樹盤覆蓋
用枯草等覆蓋住樹盤,可起到保水保肥保溫、抑制雜草等作用。
5、生草栽培
在柑橘園的行間生草或種植牧草,使其覆蓋整個果園的地表。有利于水土保持,保持生物的多樣性,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生產成本,改善小環境等作用。對行間雜草的管理要求是:第一年雜草必須距柑橘幼樹主干1米以上;第二年雜草必須距柑橘幼樹主干1.5米以上;第三年雜草必須距柑橘幼樹主干2米以上。
上一篇:柑橘冬季防凍技術
下一篇:柑橘5月核心管理技術